你應該會想看 :特別時期!特別團結!用行動支持疫情之下持續努力與你同在的餐廳

新菜單報告 / The Tavernist 狩獵季:從骨子裡狂野到底、不受控的驚喜

The Tavernist 迎來秋日新菜單,主打「狩獵季」,講認真的,狩獵這兩個字並不是空穴來風,從菜色到主廚本人的風格,這一切是真的,很,狂,野。

翻開菜單,鴕鳥肉和鵪鶉先抓住我的目光,心裡暗忖:「OK,玩這麼大?」又聽說主廚 James Sharman 擅長做 Pop up,精通木工的他,每到一個地方都會DIY做自己的「廚房」。這次他做了一個行動碳烤台,跟團隊直接把烤台推進基隆崁仔頂市場,看中了某個海鮮魚貨,直接放上烤台烘呀烤呀。也是另一種「產地到餐桌」的路數。

首先登場的是「煙燻紅魽與碗豆」。這一道讓我腦中跑過所有吃生魚片的美好經驗,不小心第一道就 MVP 了。紅魽做生魚片很是常見,但處理得當的店家卻是少數。最慘烈的就是不新鮮,你根本不會想再碰第二片;再來就是切片過厚,原本肉質就偏硬的紅甘吃起來猶如橡膠。The Tavernist 在新鮮度上不用說,用煙燻的方式處理,有種介於生魚片與炙燒、兩種體驗一次滿足的感覺。搭配碗豆泥、荷蘭豆、碗豆粒,視覺上好似芥末,還有假裝冰塊實則是白葡萄醋凍在旁邊,吃進去紅甘棒,碗豆巧,醋凍的酸得畫龍點睛,瞬間開胃,儼然是台式生魚片的重生版本。

「九孔-蘋果-灰燼」名稱就是這麼直白。半熟的九孔底下藏蘋果丁和蘋果醬汁,撒上煙燻油,承裝在九孔殼中,旁邊擺上了塑膠袋、吸管、瓶蓋的「裝飾」,端上台灣在地食材之外,也真實呈現沿海景象。煙燻味道的九孔與酸甜味的蘋果很是搭調,擁有良好海產卻處在垃圾之中的沿海困境很是諷刺。

下一道也是崁仔頂市場得來的食材與靈感:「蝦蛄與西班牙臘腸」。據說,會覓得蝦蛄是一樁美麗的意外。團隊推著行動烤台到處實驗的時候,一位老伯將自己販賣的蝦蛄送給Sharman,告訴他,「這一味才好吃!」蝦蛄外型讓他聯想到龍蝦,於是用濃蝦湯當作基底,搭配炒西班牙臘腸。蝦蟹類與臘腸搭配味道好,不過可預料,少了一點驚喜。

Sharman 不只是在食材挑選,以及挑選食材的過程當中展露狂野,他就是「不按牌理出牌」的代言人。突然一道魚料理出現在我們眼前,菜單上並沒有寫,他突然心血來潮想煮煮看給大家,於是,「蹦!」變出了比目魚。它拿芹菜頭來和比目魚搭配,把芹菜頭醃漬過後也拿去燻烤,碗邊豪氣地削入一片片的松露。比目魚用奶油煎過,芹菜頭像洋蔥一樣有自己蔬菜的甜味,松露意外地並沒有搶走魚的風采,就是淡淡點綴的香氣。看起來一切都很合理可預期,但吃起來卻有特別的幸福感!Sharman 的突擊,成功!

再來,就是更生猛的部分了。Sharman 喜歡把他去各地旅行的經驗運用到每次的菜單裡。他把南非家常菜燉鴕鳥肉做成「鴕鳥肉塔塔」,底層是花生醬料,大大降低鴕鳥肉的「生」感,再搭配甜菜醬汁和大片的碎片。吃過生牛肉塔塔的話,對於這一道接受度也許就會比較高,但比起生牛肉,生鴕鳥肉在口味上確實還是「野」一點。

「下一道是鵪鶉,或者是乳鴿。」沒錯,連團隊成員都沒辦法預料 Sharman 待會兒要用什麼做料理,不到端上餐桌的最後一刻,永遠不會有人能百分之百確定菜色。最後確認小麻布袋裡的是鵪鶉肉,取名也很有意思,「鵪鶉-接骨木-飼料」,布袋底層裝滿用蜂蜜與蜂糖鹽烤的燕麥、玉米、玉米片等穀類,沾醬是用接骨木紅酒和鵪鶉骨頭熬煮出來的。吃著肉質鮮甜的鵪鶉,還有餵養鵪鶉的飼料,偶爾沾一下鮮紅色的醬汁,非常有「茹毛飲血」的豪邁,很幽默。

最後一道甜點是大家期待的貝涅餅!Sharman 拿著一張牛皮餐紙就坐到桌邊,親自重現紐奧良的代表甜點。他隨意把紙掀開,巧克力畫葫蘆一樣揮灑在紙上,放上貝涅餅,撒上摻了紫羅蘭的糖粉,「The more the better,right?」眾人點頭如搗碎,大量的糖粉發了瘋似地佔領貝涅餅。紫羅蘭的香氣還沒吃下就已經聞到,看不見貝涅餅表皮的糖粉卻不膩口,這樣不死甜的風味,頗合台灣人口味。

搭配狩獵季的調酒有兩款,分別是「紅眼睛」和「懷舊時光」。紅眼睛是以血腥瑪莉為基底,加入蕃茄梅粉還有Tabasco(辣得一絕,很讚!),還可以隨你個人喜好加入啤酒。懷舊時光基底是蘇格蘭威士忌,加入麵茶和鮮奶油調味,最後上面還放了爆米香,偏好奶酒的人應該會滿喜歡懷舊一下的。

整體來看,「狂野」二字就是這一季菜單的宗旨,也徹頭徹尾實踐到底。雖然有考慮到前淡厚重的順序,但以煙燻作為主要料理手法,再加上主廚強烈的個人色彩,每到料理幾乎都具有非常鮮明的記憶點,不論在口味上或是風格上。不來一步一步走、循序漸進的路線,以刀刀都要你致命的力道出擊每一道菜色,我個人認為以嘗試的角度,是很驚艷。期待有更多台灣在地食材,以 Sharman 獨特的眼光做出過去不曾有過的樣子。

Avatar
Hsin Tuan 段雅馨

小時候被禁止的,長大後做起來一定特別好玩。我的是「吃」,但又發現這不僅是一種口腹之慾的滿足,更是對自我文化認同追尋的強烈渴望。愛吃的人會幸福,用吃找文化的人會胖吧。但因為是吃,就沒關係了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