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Tairroir 態芮」今年的夏季菜單,俏皮話、諧音字一如往常(鯖茄揮灑?),菜的樣子卻悄悄有別。擺盤更簡約了,主食材、配菜、醬汁一望即知,清清爽爽,卻不減損風味的細節—入口一嚐,食材的處理與烹調,調味的拿捏與組合,精準有力,別出新裁。
像是一件藝術創作,去蕪存菁,收束到作者很有自信的狀態。
「今年的目標就是簡單、大方、驚奇。」何順凱主廚如此告訴他的團隊。怎麼產生這樣的想法?原來是旅法美食家謝忠道先生的一席話,他建議何順凱做菜簡單一點,「我看過很多法國大廚,在複雜的框框裡繼續複雜下去,很累。」一語點醒修行人。
時常嚷嚷「想不出來」的何順凱,有因此廚思泉湧嗎?
一道「鯖茄揮灑」,醋漬的鯖魚表面經過炙燒,與當季彩色番茄搭在一起,服務生從旁舀上番茄冰沙解釋道:「這是茄汁鯖魚的概念」,讓人秒懂。卻不只是表面理解的意思,味道的細節還在深處,刨在鯖魚身上的柚子皮,咬在齒間脆脆的鹽粒,細筆調亮了鯖魚的風味;一顆顆彩色番茄調味有二,一是基本的鹽巴、胡椒、橄欖油,另一是梅子番茄,正是梅子的酸香果味畫龍點睛。仔細再嚐,還有風乾番茄的濃縮緊緻,番茄冰沙的鮮活爽洌,全部和在一起吃,茄汁鯖魚竟也能消暑。
「蘆脂蘆碎」,希望客人吃得如痴如醉的一道,說穿了是白蘆筍與胭脂蝦的料理。雲林「心益安」的白蘆筍,何順凱用「臺灣艾爾」的荔枝酸啤酒來煮,煮白蘆筍的汁再拿來泡生鮮的胭脂蝦,二者嚐起來於是都有種比原味更上一層的,說不出來的風味。胭脂蝦還有調味上的變化,妝點上黑橄欖、檸檬皮、蒜苗、鹽粒,香氣豐盛,也與作為醬汁的金桔美乃滋、蒜苗油互相呼應。白蘆筍好嫩!纖維順順滑落喉頭,口感上乘,味道清甜,見其筍尖個頭不小,請何順凱拿出本尊,粗壯得像直笛!盤裡的嬌嫩肉身,原來是削去大量外皮得來的結果,也不因此細瘦,這就說得通了。
繼「迷魂香芋泥鴨」後,態芮第二代招牌菜「休息站的回憶」再度於夏季菜單登場。何順凱小時候坐客運,總會在高速公路休息站買顆茶葉蛋來吃,他想表現成長記憶,卻不想重現休息站茶葉蛋又老又硬的蛋黃,於是把蛋黃做成了流心,滷汁選用普洱茶以增強風味,另佐以「地瓜粥」:用雞湯底熬成的米湯,摻入菜脯、蒜酥,地瓜先蒸再煎至整體棕色邊緣微焦,最後妝點上有紅麴腐乳、醬瓜、酸豆、青豆泥的蕎麥脆餅。地瓜粥與腐乳、醬瓜、菜脯,豈不是清粥小菜!戳破茶葉蛋,蛋黃汩汩而出,匯流進米湯的溫柔汪洋,地瓜香甜鬆軟,一片療癒軟綿的氣氛中,菜脯與腐乳、醬瓜與酸豆的鮮鮮鹹鹹蹦跳出來。這正是漬物的美好哪。
何順凱會怎麼做鹹蛋苦瓜?有鹹蛋,有苦瓜,卻不是那麼直白。他取來北海道干貝,煎香,頂部鑲上鹹蛋與巴西利的外殼,讓干貝去承載鹹蛋的鮮味與流沙口感;苦瓜則與小魚干、豆豉湊作伙,令人聯想到豆豉小魚炒苦瓜—苦瓜用小魚干與雞湯煨過,撒上小魚干與海苔柚子粉,淋上豆豉泡泡,海潮氣味與乾貨鹹鮮都滲進了苦瓜肉身,卻還有點點刺辣敲打味蕾,可欠了辣椒的鮮香或胡椒的溫辛。那是什麼?求教於何順凱,他嘿嘿賊笑:「那是柚子胡椒啦!」原來苦瓜煨了二次,第一次是雞湯與小魚乾,第二次是雞湯與柚子胡椒。外表看不出來的味道驚喜,正是何順凱追求的效果。
吃完鹹蛋苦瓜,再來一道魚香茄子。皮酥肉嫩的赤鯮,表面乾爽、內裡濕潤,煎功無庸置疑,刨上芬芳明亮的檸檬皮,就是態芮煎魚的正字標記。好吃的煎魚無需濃妝,何順凱用蔥、薑、蒜、豆瓣醬做了魚香醬,拌上櫛瓜絲與茄子絲,茄子再做成煙燻茄泥,法餐裡重要的醬汁,何順凱選了也有辛香料的「波爾多醬」(Bordelaise),紅酒與魚骨的基底,浸入魚香風味的蔥薑蒜。比起重口味的川菜印象,魚香被何順凱詮釋得優雅輕盈,魚香有魚,貼切襯托出赤鯮的豐美。
二道肉類主菜我都嚐了,一雞一牛,各有千秋。
雲林的薩索雞,取其雞胸,外層包覆自製鹹豬肉,捲成圓筒,淋上雞汁;夏天的彩椒,燒焦、去皮、切條,調以燒焦皮蛋的醬汁(醬油、醋、紅油);彩椒下方是蛤蜊炒香菇,香菇片薄煸香,香氣殊勝;剝皮辣椒做成油,再急速冷凍成冰沙。看出來了嗎?這是一道剝皮辣椒雞,有蛤蜊與香菇增鮮的版本,概念簡單,執行的細節則處處埋藏。雞胸細嫩有味,何順凱不靠低溫真空烹調,而是靠浸漬鹽水,鹽水裡也添了剝皮辣椒,與鹹豬肉黏合後再煎香,鹹豬肉的焦脆與鹹味提升了雞胸的風味。
日本的山形牛,取其臀肉,泡進「威石東」葡萄酒酒渣裡,沒有其他花俏的調味了,直接炭烤。「原本想做空心菜炒牛肉」,何順凱說,想一想又轉念,把空心菜的梗與葉分開,梗細切,拿去與蒜末、辣椒末、豆腐乳炒成了腐乳空心菜,堆在牛肉上,並擺上嫩葉。法國元素則來自馬鈴薯花圈薄餅(Pommes Maxim)與牛肉醬汁。牛肉、馬鈴薯、醬汁,理應十分法國的肉類主菜,只是加上腐乳空心菜就氣質有異,卻不違和,空心菜清脆細嫩,牛肉豐腴脂厚,馬鈴薯薄脆香口,盤子上的每一樣東西都好吃。葡萄酒渣有軟化肉質的效果嗎?山形牛潤澤的油脂讓臀肉吃起來也像牛小排呢。
冰沙清清口。甜點主廚賴思瑩(Angela Lai)出手,用桶柑與普洱茶做冰沙,似苦非苦的清涼韻味瞬間解膩,柑橘氣息撞上了橄欖油鹽花泡泡,益發清新,鹽味更帶出了甘甜。
賴思瑩做甜點也時常取材自台灣飲食,這回登場的是「燒餅豆漿」。迷你甜燒餅,包夾豆乳慕絲琳與醬油巧克力奶油(crema),上頭再擠上豆乳慕絲琳、裝上芝麻脆片,一旁是米漿冰淇淋與太妃糖醬。甜燒餅怎麼像馬卡龍!造型類似,入口則有燒餅的麵粉香,口感也紮實些,巧克力餡多了一絲發酵風味,那是醬油的趣味,和米漿冰淇淋是絕配。說是米漿,其實是榛果,甜度刻意降低,成了清爽的堅果,平衡整體風味。
「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了,就拿夏天的材料、我們平常吃的食物來做。」何順凱發自肺腑,他不是刻意做台魂法菜,只是想用日常生活可得的材料,從台灣的口味做延伸。這件事值得反覆說,台客做台味,沒有什麼好解釋的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