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念日本的人請舉手!(手舉高高)
那不妨坐在和室包廂裡,在纖瘦的竹籬笆與和紙吊燈溫潤的照明下,觀賞料理長寂靜俐落地大卸八塊。我說的是活體鱈場蟹的解體。
月夜岩蟹懷石是台灣目前唯一一間提供蟹懷石的日本料理專門店,以活體鱈場蟹為號召,穿插活體松葉蟹或其他季節性螃蟹(如毛蟹),運用刺身、炭烤、川燙、天婦羅等等料理手法展現螃蟹美味,菜色、器皿、環境、服務都細膩精善,好幾度我以為自己來到了會說中文的日本。
在台灣開出這麼一間餐廳的老闆,是日本建設公司社長平岩敏和先生,時常因公來台出差的他,愛上台灣,並且察覺到,台灣欠缺一間日式蟹料理專門店,於是跨海投資,從建築本業跨一大步到餐飲,而且沒有本地合夥人。社長好任性哪!卻正是這般「我偏要」,拉高月夜岩的規格,除了一樓的吧台席,其餘全是包廂(共十二間),庭園造景有之,美器美皿有之,處處透露高質感。
料理長福島隆史曾在京都與東京修業,在京都待了十幾年,烹飪風格偏向關西,落腳台北前在曼谷服務,正是在曼谷被平岩社長延攬。他在月夜岩開出的季節性菜單,風格素雅婉約,擅於凸顯食材原味,蟹料理尤其出色,生熟的拿捏、質地的呈現、鮮甜的保存,鋪陳出愉悅的用餐節奏。
這晚我品嚐的是「活體鱈場蟹懷石」,很榮幸由福島料理長親自在包廂內料理。他首先處理鱈場蟹,拆蟹腳、除蟹殼,二條白潤晶瑩的「美腿」現身,那是要做成生魚片的部分,其餘則依序做成炭烤、川燙、甲羅燒、天婦羅、炊飯,一共六吃。
料理長拆蟹時,料理也開始上桌。夏天的鱧魚,以「骨切」刀法斷刺,川燙後添上梅肉醬與茗荷絲是日本傳統作法,台灣的山藥、絲瓜、白木耳則附和爽脆清涼;日本山口縣的虎魚做成椀物,湯清如水,鮮味如絲絲細涓,德島的酢橘飄來綠香;熊本生蠔,個頭非常碩大,汁液似奶,風味醇腴,名符其實的海中牛奶,必須沾椪醋入口;虎魚也做成了生魚片,穿插在鱈場蟹生魚片之後,除了白身的魚肉,還有魚皮、胃袋、魚卵、魚肝,各有不同口感,置於高雄鮮採的巨大荷葉上,盛夏仍在。
真正的重頭戲則是鱈場蟹六吃,一整隻蟹全身上下都有用處,不也是一種nose to tail dining?先吃生魚片,開場處理下來的二隻「美腿」,福島料理長換個呈現方式,不連殼整隻上桌,而是取下蟹肉於碗內,以宮崎縣魚子醬、九州柚子橄欖油、高知土佐醬油調味,用湯匙挖著吃,很清楚感受到鱈場蟹肉的一絲絲纖維,宛如燕窩滑滑脆脆的口感。
炭爐出現在包廂裡,放上蟹螯與蟹腳,火炙的香氣是最好的調味,什麼都不必加,就能品嚐到鱈場蟹本身鮮甜的味道與緊實的質地。再二隻蟹腳,則分段川燙,較粗的前腿吃五分熟,吃其肥嫩軟香,較細的後腿吃全熟,吃其結實Q彈,二者沾上以味醂、料理清酒、白醋、砂糖、薑泥調製而成的蟹醋,都更顯甘美。
碩大的背殼,剖半也足夠做二份甲羅燒,堆高高的蟹肉、蟹膏、海膽,淋上柴魚高湯芡汁後滋滋炭烤;福島料理長捨鱈場蟹的蟹膏不用,改用松葉蟹的蟹膏,因為他認為鱈場蟹蟹膏味道太重。做生魚片的二隻蟹腳,後腿則拿來做天婦羅,與台灣產的皇帝豆、無花果一起出場,蘸上抹茶鹽,帶出食材自然的鮮甜。
結尾的第六吃,則是蟹肉與黑松露土鍋飯,以蟹肉高湯炊煮、添了奶油,一揭蓋就飄出明顯的奶油香氣,拌入蟹肉,另於碗內裝飾甜豆絲、鮭魚卵、現刨黑松露,這恐怕是風味最複雜、蟹的滋味最「不單純」的一品;搭配的赤味噌湯加了番茄,酸味倒是特出且有趣,也能平衡土鍋飯的濃厚滋味。
月夜岩打造懷石料理規格的全蟹宴,用餐體驗相當愉悅,據說,也是志在摘星。台灣的日本料理專項多元又有水準,是否會反映在未來的米其林指南中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