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一篇,近期外食紀錄整理。現在愈來愈沒耐性寫單篇食記,沒有稿費的稿債愈積愈多,也會心虛。那就一次還一還。
如果你還關心我吃了什麼的話:
すし謙(壽司謙)
台北近期話題日料,去年十一月開幕。主廚是鍾謦謙,離開海峽會「辰壽司.割烹」後的創業一號作。比起辰壽司,阿謙師傅在自己的地盤手藝精進了,更加懂得凸顯食材之美,只要再調整套餐節奏,體驗將更流暢圓滿。
我造訪的時間是二月中,冬春交接之際,嘗到了剝皮魚、鰆魚、鰤魚、水針、縞蝦等等食材,品質皆好。熱食中我特別欣賞一道「甲魚茶碗蒸」,使用宜蘭員山鄉的甲魚,和吟釀酒蒸四小時,蒸出的鮮汁再拿去做蒸蛋,鮮美不絕,餘韻回甘,再疊上烤白子的奶醇與松露的蕈香,奢華有理。辰壽司時代就是招牌的「銀杏年糕」也登場,夾上僅鹽漬未風乾的鮮軟烏魚子,包上現烤海苔,一咬是酥與嫩美妙奏鳴,鮮鹹突出,十分可口。
壽司是我更欣賞的環節,不僅魚料好,醋飯也走平衡路線,混合七星米與雪若丸、富士醋十年熟成與未熟成,不走酸硬的偏鋒,圓融百搭。這天的水針魚特別好吃,夠油夠香,精神抖擻;縞蝦甜嫩飽滿,抱卵增添爽朗口感;8500 元的晚間套餐有二貫海膽壽司,除了馬糞海膽軍艦,另加碼一盒十萬日幣的紫海膽,直接置於醋飯上,淡雅幼滑。
8500 元套餐在熱食部分也加碼炸牛排,使用近江牛腿心肉,偏瘦而嫩,固然好吃,但我覺得大可不必,因為壽司之前就有三道炸物,太過厚重。其實選擇晚間基本套餐 6500 元即可。午餐則有 3800 元、5800 元二種價位,如果食材品質不減,我認為值得一試。







Orchid Restaurant 蘭餐廳
2023 年接手蘭餐廳的佐藤清主廚,仍在崗位上默默努力著。和我一年五個月前初訪時相比,佐藤主廚顯然更懂得台灣了,不僅在食材選擇方面,也在市場口味方面,菜色呈現也不吝展現做工,整體更加成熟有自信。
我特別欣賞的一道菜,是丹麥海螯蝦、馬鈴薯千層與發酵南瓜泥,構成簡單,卻處處到位,以香草奶油烹煮的海螯蝦熟度恰到好處,馬鈴薯層層精確,表面帶酥,發酵南瓜泥洋溢著水果般的酸甜,點亮味蕾,和香茅為主調的蝦殼醬汁吃,十分契合。
鹿肉主菜也好,肉的烹調本身、各樣配菜與醬汁都展現工夫。我喜歡自製血腸,有肝醬般的鐵質深邃,又油潤酥香,以杜松子醃漬的鹿肉也均勻瑰紅,火候精準。
蘭餐廳自 2017 年開幕至今,經歷各種市場變化,在西餐 fine dining 生意飽和的此刻,勢必要展露更強的特色。佐藤主廚以自製蕎麥麵標定日本血緣是一種方法;他們也在午間營業做文章,提供一小時可結束的 Prix Fixe Menu,盼以時間和價格彈性贏得更多使用者。






鐵球食堂
該說富錦樹集團看準了商機,還是只是想引進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呢?喜歡跑日本的台灣人如此多,其中的吃貨又往往喟嘆台灣為何欠缺隨時可吃的美味小酒館,「鐵球食堂」完全擊中這類心聲。以簡單的烹飪手法、有趣的風味組合,展現食材的魅力,就是小酒館應有的樣子,從東京搬來台北的山田武志主廚,確有兩把刷子!
這裡主打自然酒,就算不太喝酒如我,也能吃得很爽。我覺得每一道菜都滿能點的,我一看就選的是油封豬肉醬(Rilette),因為我想了解主廚的法式基本功;坦都里炸雞翅的咖哩辛香極度開胃;馬告炭烤溫體牛心,牛心的火候好,和蒔蘿、山芹葉、油醋醬與沙拉同食,是很討喜的冷菜;我們還點了炭烤烏魚子節瓜、炭烤白花菜與杏仁甜椒醬、酒蒸山瓜子水管麵、現流小九孔炒香蒜奶油,平衡了蔬菜、澱粉、海鮮,每道都是直接了當的美味。
如果不是太難訂位,真想常常走進去吃。







Frassi x Estro
這場餐會,每一道菜都是義大利麵!澱粉從頭到尾,我不後悔,因為真正好吃,而且是由二間我很欣賞的義大利餐廳四手聯彈:香港米其林一星「Estro」,以及台北米其林入選「Frassi」。
香港 Estro 我曾在2022年拍過影片,餐廳裝潢品味超群,是由國際知名的 Andre Fu 操刀,主廚也大有來頭,是曾任 8 1/2 Otto e Mezzo 澳門店主廚的 Antimo Maria Merone,我早就是粉絲;Frassi 更不用講,一開幕我就大讚,也是我心中好大顆的米其林遺珠。

二位愛玩主廚,開出調皮菜單,道道義大利麵,就連甜點都是!這卻是我近年來吃過最爽、最滿足的餐會,不僅因為碳水帶來多巴胺,更因為我嘗到了真正的才華,在創意與風味間大放異彩。例如前菜一道煙花女義大利麵,變成了一口吃大小,手工雞蛋麵極有彈性,以番茄水煮過,加上醃漬酸豆葉、鯷魚醬與鮪魚,調高鹹度,一口醒神;麵疙瘩則改以花椰菜、瑞可塔起司和一點點麵粉製成,軟嫩輕盈,調味則取材拿坡里蛤蜊義大利麵,加上豬背脂,鮮活豐滿;燉飯則非飯,而是米型麵,以龍蝦高湯炊出甲殼醇厚,甜美濃郁,米型麵又比米飯更有彈Q口感,太過癮了!



主菜我也很愛,就是實打實的手擀義大利麵 Pici,杜蘭小麥粉、水和橄欖油的樸實滋味,肥肥粗粗,嚼勁滿點,裹上以豬肋排和豬里肌慢燉的拿坡里肉醬,番茄酸鮮與渾厚肉味又舒心療癒,和粗麵絕配。就連旁邊一塊以鹽麴醃過、炭香盈盈的豬里肌,都好吃得要命。
甜點竟是一道番茄義大利麵!選用天使細麵,以番茄水烹煮,拌入巴薩米可醋、黃番茄醬汁,加上一球番茄冰沙,並以炸馬鞭草點綴。太好吃了!番茄冰沙刻意調高甜度,讓番茄倒向了水果那側,隨之而來的鮮味與酸味仍連結了義大利麵的印象,作為結尾又清爽可口,十分稱職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