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應該會想看 :特別時期!特別團結!用行動支持疫情之下持續努力與你同在的餐廳

HUGH Dessert Dining 不藉台味之名也同樣芳美,那朵從日常中開出的玫瑰(上)│《法式甜點裡的台灣》

鄭為修(Victor Cheng)|主廚

應庚宏(Kent Ying)|品牌主理人

HUGH Dessert Dining

「現在的環境對塑造一個甜點師來說太速成了。應該要思考的是要怎麼長久地做下去、做出自己的特色,不然就是在茫茫大海裡浮沉。」

「9月份內用訂位已滿, 我們將於每月15號公告隔月開放時間, 並於20號的00:00整點(19 號午夜)開放 Facebook 私訊訂位,我們也會依照訊息時間依序受理訂位,謝謝大家。」點進 HUGH Dessert Dining(前身為 HUGH Lab, 以下簡稱為「HUGH」) 每一幀照片皆精準設定,視覺畫面乾淨俐落,主題明確的 Instagram 帳戶頁面時,除了會為作品本身既細膩婉約,又善用幾何圖形收束的風格吸引目光外,也很難不注意到這家「甜點店」獨樹一格的營運方式,以及一位難求的熱門程度。

以盤中的空間為方圓,表現主廚心中丘豁的「盤式甜點」(dessert à l’assiette),通常作為一餐的收尾(註1),但是不論是在法國、德國還是新加坡,皆有盤式甜點專門店,提供來客單點或套餐的選擇。在 HUGH,四道甜點的菜單每季更換,以本地當季食材為主題,經過主廚的匠心設計、品牌主理人的細緻考量,消費者過去在 fine-dining 餐廳得到的 amuse-bouche(開胃小點)、entrée(前菜)、plat(主菜)、dessert(甜點)、mignardise(伴茶小點)的用餐體驗,在此被轉換為由甜點呈現。在「餐後甜點」文化並未深植,甚至對何謂「盤式甜點」理解也不多的城市開立盤式甜點專門店,已是極大的挑戰,而 HUGH Lab 時期甚至沒有給消費者單點(à la carte)的選項,不由得讓人好奇,究竟經營者有著何種背景、經過哪些訓練養成,才能採取如此自信大膽的營運方式,且總能端出不負這般自信的作品?

HUGH Dessert Dining 隱身在台北大同區的老舊民宅,想要一探究竟的消費者,須遵守公告時間、預約成功才有機會一訪。
  • 註1:盤式甜點(dessert à l’assiette / plated dessert)顧名思義指的是在盤子上呈現的甜點作品,而非將甜點放在盤子上後才做裝飾。譯為「盤飾甜點」不僅限縮了作品的意涵,也弄錯了創作時的思維模式。詳見《法式甜點學》第2章第4節〈盤式甜點(dessert à l’assiette) 的內涵與哲學〉。

本地餐飲與營運背景養成

我第一次拜訪 HUGH 時,他們還是 HUGH Lab,當時其實暗暗吃了一驚,因為沒有想到眼前兩位極為年輕也極為靦腆的年輕男孩就是經營者。主廚鄭為修(Victor Cheng)與品牌主理人應庚宏(Kent Ying)都是從台灣本地的餐飲環境訓練出身,Victor 在高雄餐旅大學五專部學的是廚藝,當時只覺得烘焙很有趣,一直到退伍後找工作時,怕熱的他才決定投身甜點;Kent 則是大學連續念了企業管理與圖文傳播,但始終沒有找到自己能夠毫無質疑投入的領域,幾經周折,決定休學進入業界,從西華飯店外場開始做起。

第一次上台北找工作的 Victor,首先應徵了當時在台灣仍有店面的 Pierre Marcolini(已撤出台灣)生產工廠,但過去曾有類似實習經驗的他認為「在工廠工作很需要毅力」,一方面也猶豫自己適合什麼樣的環境。隨後在珠寶盒法式點心坊面試中,總監林淑真給了他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選擇:在珠寶盒店裡、或是在風流小館做甜點。他判斷自己「剛畢業,需要快速累積經驗,在餐廳做甜點最符合需求」,而風流小館「主廚一個月換一次菜單,也覺得比較有趣」,就此踏上了餐廳甜點師之路。當時風流小館的主廚游育甄(Dana Yu)帶領他打下深厚的基礎功底,由執行想法逐漸到獲得信任,Dana 並透露有意讓他創作的意願。後來由於結識當時 Raw 餐廳的主廚黃以倫(Alain Huang),他進入 Raw** 的團隊,擔任 demi-chef de partie(註2)的職位,「我的基本功在風流小館學的,但是在 Raw 增廣見聞,算是補足在風流小館的不足。」

在 Raw 的多場國際餐會中,Victor 與來自丹麥、秘魯、荷蘭等地的團隊共事,見識了截然不同的風格與創作哲學,也拓寬了自己對廚藝的認識。如與來自秘魯的Central 餐廳合作的餐會裡,一道名為「安地斯山脈的植物」的甜點,主廚「帶了很多他們從那邊自己做的植物粉來,甜點就是一個盤子,灑了五種不同植物的粉在上面,搭配很厚重的 ganache(甘納許),加上食用的黏土去混白巧克力」。當時曾與同事戲稱「人生只吃一次就吃吧!大家都說:『我們在吃土』」的 Victor,從中感受到不同菜系的迥異面貌。他回憶起當時與丹麥 Amass 餐廳合作的餐會, 在一道「牛肝菌、焦化焦糖、栗子」的甜點中,Amass 團隊與 Matt Orlando 主廚將「同一個栗子麵糰做成生的跟烤熟的,不同的口感,搭配很輕的焦糖冰淇淋和牛肝菌油滴在上面」,那是他「第一次真正接觸到北歐的餐,覺得跟法國餐完全不一樣」。他十分嚮往這種「味道更著重在某一樣東西上面,重點很明顯」的風格,也一直希望能做出「主體很強烈,旁邊的東西主要是襯托,不是平行式發展、而是金字塔型」風貌的甜點,曾經和他一起飛至丹麥,前往不同餐廳與甜點店考察的 Kent 補充。

Victor 的作品「香草白花椰菜泥、烤杏仁冰淇淋、杏仁脆片、白花椰菜薄片、焦化奶油」,以杏仁、焦化奶油的堅果香氣平衡白花椰菜可能有的蔬菜感,同時強化白花椰菜泥的溫潤,令人印象深刻。
  • 註2:廚房團隊中的「副小組長」,台灣多譯為「副領班」。關於廚房中的組織編制,請見《法式甜點學》第4章第2節〈「我的甜點是 chef 做的嗎?」——廚房裡的階級與分⼯〉一文。

如今是 Victor 最佳夥伴的 Kent,同樣在各種不同的工作經歷中,發掘了自己在許多領域的興趣,也培養了不同的專長。他在西華飯店的 buffet 部門發現自己對酒水很感興趣,接著於 Belgian Beer Café 與 Woolloomooloo 學習到啤酒與葡萄酒的相關知識。在後者於西門町展店時期,他帶領團隊總理籌備工作,「才有營運跟分配能力的概念」,並發現「如何在社會上宣傳、活動企畫、吸引人潮」很重要。原本也很喜歡甜點的他,在其後幫朋友籌備甜點店的過程中,發現一般的甜點店似乎不太適合自己:「那時候覺得『純粹販賣』這件事對我來說沒有吸引力,客人湧進來,外場需要一直包(裝甜點)、一直出,覺得沒有交流。」這個發現結合了 Victor 的專長,間接明確了往後 HUGH 的營運模式。

全神貫注準備出餐的主廚 Victor。
重視品牌管理的 Kent 同時也負責外場服務。
「白木耳白酒凍、桂花白巧克力慕斯、桂花泡泡、風味白酒雪酪、糖漬枸杞」,以盤式甜點呈現台灣人熟悉的白木耳、枸杞甜湯等。

Kent 在影像傳播上的涉獵,也在管理 HUGH 的社群媒體平台、形象呈現時有所發揮,攝影、設計等都是由他負責。笑稱自己「對發文、排版有強迫症」的他,會花很多時間測試下一則發文的照片,確認對整體帳戶風格的影響,「而且會為了沒有對齊,把已經發了有兩三百讚的文章刪掉然後重發一次」。他自陳「把 Instagram 的平台當成作品集的概念去經營」,每一季換菜單時,會「先想出這季要做的主題、想要的風格,自己做好一個 reference(參照標的)」,然後請設計師與攝影師做出理想的樣子。以2019年夏季為例,「確認當季食材方向後,我就會告訴攝影師這次想要拍什麼風格」,由於「冬瓜、西瓜、荔枝、芒果,都是清涼解暑的」,所以「選擇淺藍色系發展」,希望呈現「涼涼的、在冷氣房裡吃甜點」的風格。旁邊的 Victor 補充,「他之前有在說,不知道有人有發現我們
每一季大頭貼跟封面都有換嗎?」

出國進修或工作並非唯一的選項

由於法式甜點、餐飲等,都非台灣原生,在本地的知識與技術系統尚未建立完整時,很自然地需要向外學習。前往法國、日本或海外其他國家念廚藝學校、短期進修,或於當地實習、工作等,在許多台灣主廚們的養成背景中都很常見,Victor 與 Kent 也有過相同的想法。不過,對當代的年輕餐飲工作者來說,達到目的的選項不只一種,海外旅行與社群媒體一樣能提供資訊與體驗。Victor 平日便在 Instagram 上參考世界各國主廚的作品設計,他清楚地認知盤式甜點「主體是一個盤子而不是單一的甜點品項」,需要考量「在(盤子)上面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呈現」,但在尋找參考標的時,「更偏向關注餐點,跳脫甜點這個領域」,因為「怎麼用甜點的東西去做出菜的樣貌,也是自己的挑戰」。

除了 Instagram,他與 Kent 也選擇「出國吃甜點」來寬廣視野。Victor 認為,「出國工作必須有段時間待在同一家餐廳,工時又很長」,思考後覺得「出國吃甜點、嘗試不同的東西效益比較大」。每次出國都把行程規畫得極為豐富、細緻的Kent,同樣也考量出國的目的與效益。但與出國求學相較,他認為現在的自己更想「研究現在生活的這個地方的趨勢、市場動向跟背景」。他選擇「用旅遊的方式」了解異國,並在行前「研究每間店的背景和主廚經歷」, 讓這些所得能夠真正消化與累積。

兩人分享過去的歐洲行,不同的店家讓他們分別在食材、風味搭配、服務與經營型態得到不同的體悟。在哥本哈根遇到的甜點店 Leckerbaer 盒裝小點的外賣形式,成為後來 HUGH 內用與預定取貨的伴茶小點靈感來源。由於 Victor 憧憬 Bo Bech 主廚個人風格強烈、「簡約、很有重點的甜點」,他們也拜訪 Geist 餐廳,那裡「像空氣一樣輕」的巧克力慕斯讓他至今回味。不過現場的體驗,卻和之前在書上、Instagram 得到的印象大不相同,「他的 Instagram 看起來是 fine-dining 餐廳,但到了現場像是 seafood bar(海鮮吧)那種」Kent 說明。簡約絕美的餐點設計和「路邊快炒海產店」一樣輕鬆、奔放的環境反差,讓他們進一步思考,「用餐體驗」也是品牌塑造的一環。

受到哥本哈根 Leckerbaer 啟發的伴茶小點。

在哥本哈根唯一三星餐廳 Geranium*** 的「21 道菜,從中午十二點吃到下午四點」的經驗,對 Victor 來說則是一個「震撼教育」。餐點中的大膽呈現,「如葉片形式的脆片、蝸牛的卵」等,讓他得到很多啟發,「讓人讚嘆的精緻」作風也讓他深感「自己還有很多要努力的」。Kent 則為該餐廳提供「為客人調製專屬味道」的服務傾倒,希望將來也有機會嘗試:「他們會推推車到你旁邊,上面有一些不同的植物,然後問你:『今天比較想要柑橘類、薄荷類還是哪一種的植物?』接著現場幫你剪、放在熱水裡沖泡,讓每一桌客人照自己喜好現場調配花草茶」。

他們也在柏林的 CODA Dessert Dining**(註3)考察甜點餐廳的經營模式,「CODA 的全甜點套餐有七道到十道,但我們後來去吃宵夜場,共有四道甜點」。驚嘆「宵夜場還是很多人!」的兩人,除了羨慕歐洲甜點市場的潛力,也各有所得。晚間十點鐘吃四道甜點搭配飲品,雖不符合台灣人的飲食習慣,Kent 仍然從中觀察到甜點與飲品搭配的重要,「CODA 的每一道甜點都搭配兩杯飲品,譬如兩杯(飲料)都是紅色的,一杯有酒精、一杯無酒精。」他們在這裡吃到令人驚奇的「Wassermelone」(「西瓜」),Victor 描述:「它做了一個海藻蛋糕、海苔碎片撒在上面。西瓜是切成片放在裡面」,「還有放橄欖」Kent 補充。Victor 認為西瓜、海苔「意外很配,就像小時候吃西瓜灑鹽」,兩個其實都是台灣人熟悉的元素,「只是我們沒有想到把它做成甜點的形式」。

  • 註3:《2021 米其林指南德國》中獲得二星。目前的經營模式分成晚餐(7pm‧Dinner) 與宵夜(10pm‧Late Night)兩個場次,晚餐為7道甜點搭配7杯飲品與點心、宵夜則是4道甜點搭配4杯飲品與點心。

延伸閱讀:不藉台味之名也同樣芳美,那朵從日常中開出的玫瑰(下)│《法式甜點裡的台灣》

主廚 鄭為修(Victor Cheng)

  •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五專部餐飲廚藝科
  • ⼯作經歷:台北 L’Air Café・Néo Bistro 風流小館、Raw**、Cochon

品牌主理人 應庚宏(Kent Ying)

  • 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系
  • ⼯作經歷:台北西華飯店、Woolloomooloo、聯馥食品

HUNG Dessert Dining

  • 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三段136巷56號1樓
  • Facebook | @HUGHdessertdining
  • Instagram | @HUGH_dessert_dining

法式甜點裡的台灣
法式甜點裡的台灣:味道、風格、神髓,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》;圖片提供:日出出版
Taster 美食加
Taster 美食加

即時頭條、流行趨勢、娛樂情報、消費指南、專家觀點;Taster 是你最關心的美食資訊提供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