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大家去吃「蘭餐廳」本季菜單。
推薦的理由很單純:好吃。就是好吃。菜做得很好!烹調的火侯、食材的質感、調味的拿捏、風味的組合,全部可圈可點,精準到位。這代表團隊運作也流暢。
抽象的概念也有,所謂的「說故事」,蘊含於二字二字的菜名裡:滋養、含苞、尋根、洄游、待放,傾訴的是李信男 Nobu 主廚遊蕩海外後落葉歸根的人生履歷。但這晚,我並不需要靠這些理念與情感來進入狀況。菜本身就說明了一切。
簡約的構成,深刻的味道。這就是我認識的 Nobu。
超過半年未訪,整份菜單幾乎都是我初嚐的新菜。時值隆冬,暖意當道,油醋是溫的,香氣是濃的,讓人愈吃愈有胃口的好菜,從溫熱的鹽燒厚岸牡蠣開始。牡蠣將熟未熟,鮮肉微縮,淋上昆布油、伊比利火腿末,以及九孔鮑與油封鴨舌的油醋汁,是繽紛華麗的開場。
胭脂蝦的塔塔,穿上了纖薄的櫛瓜花,含苞待放的姿態,透出清香與柔辣。底下的南瓜醬汁,既清澈又芬芳,怎麼辦到的?原來,Nobu 主廚將栗子南瓜榨汁後煮滾再過濾,調入柳橙、檸檬和歐芹油,那股雨後草地的氣息是這麼來的。那麼辣味呢?是蝦肉塔塔裡的醃漬青辣椒!
辣味予人暖意,麻油也是。這道菊芋應該用了麻油吧?上菜時,撲面而來的鹹香好令人熟悉,有種滷味或鹹水雞的親切感。Nobu 主廚烹調菊芋的方法還是西式的:用焦化麥芽糖和台灣啤酒煮過,再烤到表皮上色;親切的秘密則藏在點綴其上的鮭魚卵裡:那調味,不是日式的醬油、酒與高湯,而是台式的麻油、豬油與辣椒油。難怪!
這裡一點,那裡一點,台灣人懂得的口味,Nobu 主廚用得不著痕跡。
接下來的魚、鴨胸、鹿肉,更是精彩的三連發。
非常喜歡一道紅秋姑魚!有如粵式蒸魚的滑嫩質感,肉細皮Q,紅秋姑魚標誌的龍蝦氣息香得突出,淋上蝦夷蔥與伊比利火腿的溫熱油醋,也能媲美蒸魚醬油與蔥絲的鮮美馨香。卻還有一種暖暖的香氣,親暱又讓人叫不出名字。答案藏在濃滑的醬汁裡:用炸過的魚頭與魚骨滾成的白湯,添了糯米以取其稠度,用意是模擬北西班牙用鱈魚煮成的、充滿膠質的「pil pil sauce」。為醬汁增稠固然很棒,我覺得更棒的是米香!那讓一切變得溫柔療癒,備感親密,和紅秋姑魚的肉質與龍蝦香氣也是絕配。
自家濕式熟成7至14天的胭脂鴨胸,佐以「馬可波羅醬汁」與覆上一層青醬的煎蕪菁。胭脂鴨胸熟度一流,漂亮的瑰紅色保證了嫩肉與鮮汁,披覆胡椒粒的表皮也酥脆得過癮;馬可波羅醬汁則是向法國傳奇的「銀塔」餐廳致敬,將綠胡椒與干邑置換為馬告和葛瑪蘭威士忌,在地有理。
我更喜歡鴨胸底下的蕪菁,小小配菜也不馬虎,不僅煎炙得焦香入心,調味的青醬也很有巧思,不是你以為的羅勒葉,而是雪菜與自己發酵的蕪菁頭、蘿蔔葉!同樣混合鯷魚與松子,就是充滿十字花科蔬菜青綠芬芳與微苦尾韻的,台味青醬。
主菜是紐西蘭鹿里肌肉,烹調熟度依舊優秀,三分熟均勻紅嫩不流血水,入口清瘦有味。Nobu 在整條里肌肉外層裹上薄薄的可可粉,高溫快速煎上色後,移至網架靜置,每3到5分鐘翻面一次,以使熱度轉移,肉汁分佈。
鹿肉的醬汁也很有意思。為了補足鹿肉的脂肪,Nobu 主廚選擇風味濃腴的「可頌醬汁」— 將培根、洋蔥與月桂葉、百里香用奶油炒香,加入切大塊的可頌拌炒,再注入白酒、白蘭地、肉桂、丁香,煮軟後攪打至匀,最後加入雞湯與鮮奶油。這可頌醬汁,奶香四溢,不僅增強鹿肉的油潤,也給人冬季濃郁的節慶感;和一旁的「榨鴨」血腸醬汁(又向銀塔致敬?)同食也速配。炸過的咖哩葉,也憑添一抹異國辛香。
甜點也很好。特別喜歡一道自製白玉湯圓,佐以焦糖卡士達,和當著面皚皚落下的薑汁桂花冰沙,熱甜湯轉為冰涼創作,元宵的意思做好做滿,味道精緻,令人欣喜。
對我而言,我感覺這一餐也宣告著撥雲見日。我知道 Nobu 主廚過去一、二年有些低潮的日子,那些猶疑與不安,可以從菜裡嚐出來。現在已經沒有了。這是一份容光煥發的菜單,Nobu 主廚做他想做的菜,多麽令人振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