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東京的米其林二星餐廳「Sezanne」吃到了非常美味的烤鴨。
緊緻漆亮的外皮,光用看的就知道脆得嘎嘎響。這是北京烤鴨嗎?不,它嘗起來比北京烤鴨濕嫩太多,看看那均勻的血紅,是法餐肉類調理最精準的手筆,每一條纖維都穩穩含著肉汁。
再看擺盤,又能看出心機 — 鋒利工整的鴨肉旁邊,還有同樣尖銳的小方塊,是鴨皮。這頗有種片皮鴨先吃鴨皮的調調。
皮繃脆,肉軟滑,我沒吃過這樣的烤鴨。過往人生經驗裡,若是北京烤鴨,皮脆歸脆,肉卻是全熟的;若是法餐,肉嫩歸嫩,皮卻未必薄脆如紙。
我眼前這盤烤鴨,竟然可以兩全其美。
坐鎮廚房的 Daniel Calvert 主廚露出明亮的笑容:「這是我二十年烹飪生涯的心血結晶。」
Daniel Calvert 從香港「Belon」轉任東京丸之內四季酒店「Sezanne」,聲量始終居高不下,而他這款得意的烤鴨主菜,就融入了香港經驗。「這隻鴨的作法可以說介於北京烤鴨與炸子雞之間。」他說,他不想如大部分法餐一樣,只做鴨胸,他想做烤全鴨,然而烤鴨與烤雞不同,鴨肉對於熟度的要求更高,不能加熱到全熟,但若維持生嫩,皮又不夠酥脆。
他想到了一石二鳥的方法。
來自愛知縣的全鴨,先熟成十天,用熱水燙過表皮後,淋上以紅酒醋和麥芽糖調製的皮水,風乾一天,就進烤箱。烤箱溫度設定極高,時間則短,十至十二分鐘即取出,靜置休息。如此反覆四次。
你看出來了嗎?這就是北京烤鴨與法式肉類烹調的綜合體呀!熟成、反覆進出烤箱、靜置休息,是法式的思維;熱水燙皮、上皮水,是中式的觀念。講開來無啥稀奇,然而,怎麼就沒人這麼辦過呢?
這無疑是一種烹飪技巧的突破。Daniel 謙虛地說,若非在香港生活與工作的經驗,他不會悟出這個道理。但我認為他是真正融會貫通了,不論是東方與西方的文化,或是他解析食材的洞見。
Daniel 另一點謙虛是,將功勞歸給食材。他說,這鴨不是他找到的,而是一位愛知縣的女士在 IG 上向他毛遂自薦,親自攜貨到東京請他試用的。他一見到鴨本尊就確信:我可以做出皮極脆的烤全鴨。
這隻鴨叫做「Megumi Gamo」,產量珍稀,只供應給飼養者心目中的頂級餐廳,另一例是東京三星的「L’Osier」。
回歸食材本真,發揮極限魅力,Daniel Calvert 與 Sezanne 團隊端出廚房的,的確是頂級廚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