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、圖/游惠玲
有了自己的小廚房之後,才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需要規律與秩序。
做一餐飯的順序該如何打理,才能讓所有菜餚在最短時間內就緒、同時間上桌?上一餐的碗盤擱在烘碗機未收,這一頓剛洗好的餐具就無路可走;若沒有為每只鍋碗瓢盆找出最速配的歸屬位置,煮個兩餐就會發現它們已經充滿怨懟的朝我逆襲,是我的錯,沒有做好媒人婆的角色。
就這樣,日常很多時間都是花在這些瑣瑣碎碎洗這放那排序就位上,一開始會有點不耐煩,久了,漸漸發現這些家務是「避不開那就敞開雙手擁抱吧!」的存在。明白了、認份了,身體竟也生出一種安定的力量;動作與行為上的反覆練習,漸漸磨鍊出心底的自信與踏實,原來的窒礙難行變得輕盈可期,好像終於可以放鬆點的與自己相處了,不管是工作,或是生活。
皮蛋便當也是這樣,從一週一次、兩次到一週三次,菜單有時事先計畫、更多時候臨時起義,不時也為皮蛋奶奶準備便當,都已駕輕就熟。做好的便當,仍舊維持拍照的習慣,相較於過去皮蛋一年級時的浮誇拍照法,桌布、餐具等道具齊備,現在可說是歸於平淡。
利用照得到自然光的花台木板或小茶几作為基礎背景,使用的器皿也簡化到只剩便當盒本身,雖然擁有各種樣式材質的器皿,不鏽鋼及木頭卻是我現在最常用的,它們不怕碰撞最耐用,使用幾年後質地從光鮮變得潤澤,當日子過去仍深得我心。
拍照時,為了爭取多點自然光,我時常把窗台上的竹簾東移西挪,本來嫌它礙事(人家明明很盡責的阻擋長驅直入的光線與視線),後來發現,只要在兩片竹簾間挪出個洞,就能為料理打上恰到好處的光線,有時乾脆讓竹簾入鏡,原來的阻礙變成助力,成為畫面上的美好。「以後就這麼拍吧!」我稱它是「規律的角落」,角落裡的料理,拍起來格外順手、也格外美味。
以自在不矯作的方式,靜默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,不需要為了展現什麼而非做或不做什麼不可,「以後就這麼過生活吧!」希望那規律的角落能從竹簾之間,滋長蔓延到廚房、到生活裡。理解廚事與生活就是一場場的實作課之後,心就踏實了,在找到自己的規律角落前,我願意持續努力練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