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應該會想看 :特別時期!特別團結!用行動支持疫情之下持續努力與你同在的餐廳

葉怡蘭 × Gaggenau:順著心裡的貪婪,慢慢砌出家的完美模樣

「我要一所大房子,有很大的落地窗戶,陽光灑在地板上,也溫暖了我的被子。」孫燕姿《完美的一天》唱出夢想裡家的樣子。生長在台南的葉怡蘭,她說,「好像本能就有種趨光性」,一整片的窗戶面向河岸,不用開燈,整個家就通明舒適。但這種對於日光的迷戀,只是她完成「家」的其中一塊拼圖而已。

葉怡蘭在 2015 年出版《家的模樣》一書裡面大揭秘了她自己的家,所有設計、各個細節、每處角落,都塞入了她從青春年少累積至今的「夢想」,其中有一塊被她稱作「貪婪之島」的區域,在 29 坪的空間裡面就佔去了 1/4,這一座島的規模 270 x 120 x 91.2 公分,四面環海通透,每一面都是不同種風情,這一座島集結了她夢想中的夢想,是「邪惡的貪婪」也是「平凡的日常」,是一座全中島廚房。

貪婪之島遊樂攻略

她一一講解島上的所有配置,傳授如何在這座島上盡情享受每一分秒的箇中訣竅。

以 Gaggenau 爐具為整座島的心臟,總共四個爐,一個蒸爐用來蒸炊、水煮青菜和義大利麵,能夠設定時間自動關閉的功能讓葉怡蘭讚嘆,「這個真的很適合我。」中間一排是兩個電陶爐,雲井窯的土鍋丟進洗好的白米飯和喜歡的配料,放到電陶爐上面,不用顧火的大小,等火的明滅,她去忙她的寫作,時間一到就是一道極好的炊飯。

Gaggenau 爐具也是葉怡蘭夢想中家的一部份

最後一個是瓦斯爐,「我還是很傳統派的,總覺得要有明火。」需要大火快炒的中菜菜式,在焰火上面翻來覆去、騰雲飛龍一陣還是必要的。而也的確,就像《霍爾的移動城堡》裡頭,那支撐整座城堡持續移動下去的火焰——卡西法一樣,整個家有了明火,心臟噗通蹦跳了起來,一切才好像有了生命,活絡了過來。

貪婪之島上面沒有一定的規矩,但有一定的大原則:依照著女主人的方便即可。爐具周圍掛著常用到的鍋鏟勺具,不用收沒關係;右手邊的收納桶裡插著頻繁使用的餐具湯勺,隨意散成一朵不規則花,也是一種美感;倒掛著的玻璃酒杯沒有一個成對,只要看上眼了,拿了一只就能到烈酒區挑一瓶喜歡的打開來,小酌豪飲,都無所謂。

除了「貪婪之島」,葉怡蘭夢想中「家」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書房。四四方方的格局,除了面向河岸的那一面之外,書桌上面是一排的書層架,正方格的另外兩側用書架當作牆,在一本本高低厚度相互交錯的空隙裡,窺探被書海包圍的工作室。

葉怡蘭說廚房和書房幾乎就是她最常待的兩個地方了,看一看書,肚子餓了就到廚房弄點東西吃;等著廚房的食物完成的時候,回到書房寫一寫稿。她回想尚未擁有現在版本的「家」的時候,即便荷包再怎麼羞澀,對於廚房的要求和美食寫作的渴望,仍然不得馬乎,還是要煮、依然要吃,絕對不容妥協。

計較地享受,然後才隨興地遊玩

訪問剛開始,葉怡蘭從「家的模樣」這本書開始講起,談論為什麼她總是能源源不絕的寫作和出書。「我出書都是有計畫的。」她手刀似的舉起來比劃解釋,「這個時候要寫什麼,那個時候要寫什麼」因此,她能夠幾乎年年都推出一本著作。

被書海包圍的工作室

除了寫作之外,對於做菜燒飯,她用兩個字俐落作結:「效率」。午餐用十分鐘解決,拌麵燙青菜這類簡單的小食,做起來迅速。晚餐就比較不一樣,菜的樣式和變化度提高,這時候她就會「多爐齊開」,依然堅持四十分鐘左右料理完畢。

種種條例和規則,其實在早年就已經立下。「大家都知道我有『恐色症』。」葉怡蘭解釋,她沒有辦法接受鮮豔的顏色,在尚未搬進現在這個家,盤纏都得緊勒細算的時候,找馬桶刷、垃圾袋、菜瓜布對她來說都是場場惡夢。「我們(葉怡蘭和她的先生王鎮志)跑遍了所有的大賣場,但都是有顏色的,我真的快瘋了!」

從惡夢醒來,四處環視葉怡蘭的家,一致都是白色、淺色、大地色。中島廚房旁邊的垃圾桶套的是白色的的垃圾袋,放在洗手槽上頭的菜瓜布是白色,葉怡蘭說,現在廁所的馬桶刷也是白色了。千百般計較、絕對不容妥協的堅守原則走到現在,終於完美一個舒適隨興的「家的模樣」。

計較的時候強硬不讓,隨性的時候放鬆遊戲。葉怡蘭說,除了那一組大同牌、一致白色的嫁妝餐具之外,家裡面沒有任何一個碗盤、杯子是一樣的,不用成雙成對,無須併攏湊合;明明是研究飲食美酒的作家,她坦言,家裡的葡萄酒櫃卻小得可憐,「常常被喝葡萄酒的朋友們笑」。一整櫃的威士忌,有一些根本還沒喝過一半,也是因為家中倆人酒量其實也並不是那麼好,通常就是喜歡喝什麼喝多少這樣倒。

白色的餐盤是家裡極少數有「成雙成對」的器皿
令人羨慕的烈酒區

「後來想想,唉呀,還是照自己的心情來吃喝最舒服。」這時候一切的規則和框架都不再重要,盡情在「心之所向」的領地裡自由享受,放膽遊樂,才是一個家最該有的樣子吧。

在乎的東西就用盡全力 其他就無所謂

「那麼,你會用隨性還是嚴謹形容你自己呢?」看著她大刀闊斧的豪邁之間,藏著條條隱形卻致命的守則,忍不住問了她這麼一道問題。

葉怡蘭一邊快手準備鍋煮印度香料奶茶的備料,一邊思索這個問題。「如果是在意的事物,那就會非常嚴謹,」像是「貪婪之島」和書房的配置,對於食物的研究精神,這些都是她認為在意的事情。吃習慣了某幾家牧場的雞蛋,就固定請它們配送,確認哪一些菜攤的蔬菜都有溯可循,那麼就會習慣到那幾家光顧,這是她對於「食材溯源」的在意和堅持。「如果是不在意的(事物),那就會無所謂。」她指著身上的裝束,隨性的一條牛仔褲,上身是一件白色、料子微挺的短袖,簡單方便之外,沒有其他訴求。

葉怡蘭把紅茶葉先丟進鍋裡煮,她特別強調,用英式早餐茶拿來做香料奶茶特別適合,它茶味裡的苦澀能被香料中和掉,還能烘托出香料的味道。再來,倒入牛乳進去,然後是印度綜合香料,最後加入幾匙蜂蜜調味。「你們會想喝甜一點嗎?我自己是不喝那麼甜的。」猶豫了幾秒之後,她再次拿起湯匙,打開桂花蜜的玻璃罐,再挖了兩匙的蜂蜜入鍋,「好啦好啦,還是多加一點啦。」為了讓客人享受飲食的樂趣,豪邁梭哈。

印度綜合香料在嗅覺上表現得很搶眼,不過入口之後並不會有辛辣感,就像香料給人的印象那般神秘新奇。早餐茶的口感平順柔潤,原本的「澀」和香料融合在一起後卻低調了起來。最後的那一個桂花蜜梭哈,是用盡全力的最佳回饋,明明感覺要很搶鋒頭、和香料彼此較勁的結晶蜜,卻只柔和地交出它的甜味與香氣。我偷偷喝了三杯。

不同樣式的杯子裡裝著的印度奶茶

順著心之所向 帶自己到最好的遠方

整片面向河岸的美麗景緻,在十七年前買下這棟房時,是所有人都紛紛不看好的;當葉怡蘭跟工班師傅說屋裡中間要有一座 270 x 120 x 91.2 公分的中島廚房時,師傅一直跟她說這是烹飪教室在用的,一般住家沒有人在這樣做的;買下小小的紅酒櫃,原本很煩惱這樣要怎麼做飲食研究。

現在隨便在家裡的一處望出去,就能盡收整個河岸風光於眼底;「貪婪之島」成為了帶給自己快樂,也帶給客人愉悅的史無前例;有限制的酒櫃,才讓自己更清楚哪一種風味的紅酒是自己喜歡、適合自己料理搭配的。

葉怡蘭私宅;圖片:百世創意行銷提供

「立志要做享樂的工作」是葉怡蘭的名言,也是她自始至終不變的人生哲學。從職涯成長的軌跡來看,她確實擁有了工作的成就感,也達成了享樂的目的;進到她的私宅,從擺設、物件、色調等等來看,葉怡蘭也順著「只要我喜歡,我一定可以」的價值一路至今。

在自律嚴謹和舒心遊玩之間來來回回,繼續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,寫作、燒菜、小酌、鑽研飲食文化。享樂這一條路沒有終點,還有很長的能走,仍有廣袤未知的領域等著被發現。

Avatar
Hsin Tuan 段雅馨

小時候被禁止的,長大後做起來一定特別好玩。我的是「吃」,但又發現這不僅是一種口腹之慾的滿足,更是對自我文化認同追尋的強烈渴望。愛吃的人會幸福,用吃找文化的人會胖吧。但因為是吃,就沒關係了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