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應該會想看 :特別時期!特別團結!用行動支持疫情之下持續努力與你同在的餐廳

Liz 專欄/MUME 十週年,三位原始主廚感動重聚!

最近,台北幾間指標性店家在慶生,態芮八週年,畬室九週年,RAW 十週年,Ephernite 十週年;還有一間餐廳也長大到小學四年級了,就是 MUME。

如果過去十年是台灣 fine dining 拉拔身高的關鍵時期,MUME 絕對貢獻了營養。

2014 年 12 月,MUME 敞開大門,只比 RAW 晚了一點點。和江振誠衣錦還鄉不同,MUME 的誕生,是外籍廚師看中台灣 fine dining 的藍海市場,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的成功案例。

是的,十年前,台灣 fine dining 仍是一片藍海。那是台灣人以為牛排就是高級(現在仍是)、好餐廳等同五星飯店的年代。米其林星星尚未滿佈上空,亞洲 50 最佳餐廳仍是主流媒體眼中「礦泉水公司贊助的不公正評比」。媒體當時哪懂得「fine dining」這種字眼!馬告、屏東乳鴿、谷關魚子醬、金蓮花葉、小農蔬菜,也還不是菜單上的關鍵字。

不得不說,Richie 林泉主廚眼光精準。翻找我 2015 年 1 月發表的第一篇 MUME 文章,Richie 主廚當時說,台灣作為一個餐飲市場,被低估了。「台灣有很大的潛力,值得我帶著夥伴一同來打拼。」

MUME 三位原始創辦主廚,除了出身香港與加拿大的 Richie,還有來自澳洲、與 Richie 在雪梨三帽餐廳「Quay」相識的 Kai Ward,以及美籍華人、曾在紐約「Per Se」磨練的 Long Xiong。MUME 的台籍開幕副主廚王一山,則是 Long 過去在 Per Se 的同事。

2014年12月!MUME 創始團隊合照!
大家都好年輕啊 😆

如今,Richie 將 MUME 從單一餐廳發展為 MMHG 集團,旗下擁有 fumée、inari Izakaya、COAST、baan、Le Blanc 等等人氣店家;獨立單飛的 Kai 與 Long,也各擁一片天:Kai 經營現代澳洲餐廳「CANVAS」與精釀啤酒餐廳「Joey’s Restaurant & Bar」,Long 則創辦美式餐廳「Salt & Stone」,美式漢堡店「Mother Flippin’ Burgers」,另與王一山合資開設塔可專賣店「MASA」。王一山的創業一號作則是「山男 YAMASAN」。

台灣是他們白手起家的福地。

2014-2024,入口光亮依舊

MUME 的料理,也濃縮了過去十年國際餐飲的流行典範。

彼時,Noma 第四度登上世界第一(2014),新北歐料理風行草偃,曾在 Noma 實驗室沈潛的 Richie,落腳台北時自然把名門履歷和「新北歐」帶在身上了。媒體喜歡尋找 MUME 一花一草的 Noma 基因,將發酵與酸味描繪為北歐風土,就連我,也不免「穿鑿附會」。固然,Richie 與團隊發揮了過去所學,我第一次喝到康普茶,就是在MUME;不過,新北歐料理的重點在於風土,在於「Time and Place」,你沒有必要、也不應該在台灣複製丹麥。

於是,Richie 真正著眼的,是台灣的豐富食材,是他在香港無法企及的天然寶庫。若要在亞洲實踐新北歐料理極度在地的烹飪思維,台灣顯得再合理不過。

我永遠記得,我第一次吃到桂丁雞,就是初訪 MUME 時,早於凱馨發表「全台第一隻純品種土雞」上市記者會半年之久。那道桂丁雞,MUME 選用腿部,做成雞肉捲,低溫真空烹調後,裹上雞皮油炸,兼顧內裡之柔嫩多汁與外層的酥香薄脆;配菜是花椰菜泥,以及滿溢焦酥炙香的晚香玉筍,這口感近似蘆筍的細嫩蔬菜,我也是第一次品嘗。

這是 2014 年開幕時的主菜,桂丁雞與晚香玉筍
狹小克難的廚房,陪著他們摘星、入榜。

重新運用台灣元素,也是 MUME 的看家本領。2015年「出道」的「生牛肉韃靼」,已成 MUME 的招牌好菜,他們將酸豆換成菜脯,伍斯特醬替為馬祖蝦油,就讓法式酸亮轉為台式鮮甜。

那年代台灣還不流行酸種麵包,MUME 先端上桌,搭配啤酒紅糖奶油、煙燻奶油、牛油(非奶油,而是 beef fat),又是當年台灣西餐少見的手筆。

另一道看板料理,甚至一度「被致敬」的創作,則是一道油泡再漬高湯醬油的台灣鰹魚,泅泳於迷彩風暴之中,乾辣椒、薑黃、馬告、百里香、羅勒、香菜、山蘿蔔葉、薄荷,漩成了三色香料油,辛香襲人,繽紛好看,我過目不忘。

MUME 的乳鴿也好吃,結合粵菜技法,低溫油泡、上皮水(麥芽糖、醋),反覆風乾三次,以鐵觀音茶燻香後,再油炸。熱汁直流,脆皮敲牙,彈潤的鴿肉和老梅醬、豆豉碎一起吃,吮指回味。

我還對一道土芭樂與咖啡油的甜點印象深刻。初登場應是在 2018 年 Fika Fika Cafe 與 Florilege、MUME 合辦的餐會裡,後來,Richie 主廚將之完善——台灣土芭樂與香草同煮,做成粗冰沙(granita),下方鋪墊牛奶冰沙(sorbet)、土芭樂泥與蓮霧,清新果味與奶香中,竄出一抹深邃,就是咖啡油。咖啡的烘焙香氣和土芭樂的青綠酸味真搭!彷彿高音與低音的和弦,無縫接軌,這般風味組合的靈光,我記憶猶新。

這道牛肉塔塔也要十歲了~

MUME 對台灣餐飲的另一項影響,是亞洲 50 最佳餐廳及其規則攻略。

三位創始主廚國際人脈豐沛,在台灣還不太理解什麼叫做「四手餐會」的年代,就頻頻邀請海外好友前來客座。在餐廳開幕半年後,我就參加了曾任職於紐約三星「Per Se」的美國廚師 Frederico 的客座餐會;後來登基亞洲第一的東京割烹「Den 傳」,以及打入世界 50 最佳餐廳的大阪「La Cime」,也早在 2016 年就在 MUME 亮相了;以 Liberte 在高雄摘下二星的武田健志主廚,2017 年將東京同名餐廳關閉後,也是先來台北 MUME 散心做菜。另一位亞洲第一名廚、泰國的 Chef Ton,是 Richie 的哥兒們,二人在 2018 年於台北合開泰式家常菜「Baan Taipei」,上個月 Ton 也來 MUME 客座祝壽,好交情堅若磐石。

2015 年 6 月,第一場 MUME 客座:MUME & Friends–Frederico
2015 年 6 月,第一場 MUME 客座:MUME & Friends–Frederico
2016 年 Den 第一次來 MUME 玩四手!
Dentucky 沒有缺席,肯德基爺爺變成了我的臉!
2016 年 這道西瓜汁愛玉與柴魚高湯凍,是 Den 在 MUME 的即興創作,非常棒!
Richie 主廚與長谷川主廚一直保有兄弟情~

好人緣對於登榜亞洲 50 最佳餐廳至關重要。此一投票機制,雖不能投給自己的餐廳,卻可以投給朋友的餐廳,MUME 人脈佳,風格切中趨勢,2019 年時榮升亞洲第 7,是台灣餐廳至今最佳成績。

2021 年,急轉直下地,MUME 掉了星。站過頂點也躺過低谷,Richie 主廚,您的人生經驗也是全了。走過疫情,他持續發展集團事業,投資人氣餐廳,fumée 燒鳥即為最新成功案例。

2016年 La Cime 來 MUME 玩四手
2016 的高田裕介主廚,也是比現在清瘦了一些 😆
2019 年,MUME 高居亞洲 50 最佳餐廳第 7 名,是台灣史上最佳成績!

「我真沒有想過會在這個小地方開了十年!」Richie 灌了一大口氣泡水,汗珠晶瑩可見。

滿頭大汗的不只有他,Long、Kai 也氣喘吁吁,眼神渙散。8 月 22 日,他們三人難得重聚,就在 MUME 克難的廚房裡,為親朋與熟客獻上了深具意義的「MUME Original Generation TEAM」十週年餐會。我坐在三千多個日子以前坐過的位子,與當時一同前來的好友,回味今昔對比。

Richie 茂盛的白髮是時間流逝的證明。人生卻沒有白過,因為一事無成,其實並不容易。民智已開的台灣消費者,連 fine dining 都快吃膩了!這十年的變化還不大嗎?

懷抱當然不能逗留,回憶卻非說走就走。MUME 的十年,我會牢牢記得。

快轉到 2024,已經成為餐飲集團老闆的 Richie 主廚
2024 年 8 月 22 日,MUME 10週年特別餐會,我坐回了 2014 年 12 月第一次來吃飯的位子!
松坂肉、舞菇、菊芋、軟絲,搭配舞菇高湯與澳洲胡椒葉油,是 Kai 的創作。
立麟馬頭魚一定要來一下的!這道菜紅了十年!
Long 做的龍蝦番茄義麵,有美式義麵的討喜與爽勁,命中紅心!
主菜上菜秀!
慢煮 24 小時再刷上蠔油煎烤的帶骨牛小排,上面是炸馬鈴薯碎
分切牛小排是 Long 揮汗如雨的工作~
Kai 也在旁邊準備擺盤
Richie 在準備配菜的沙拉
push push push
牛小排終於登場!
整顆爐烤的高麗菜,淋上鮭魚卵與魚子醬的醬汁。
薑汁冰淇淋、拉拉山水蜜桃
玫瑰與山茶花泡芙
Richie、Kai、Long:我們以前怎麼在這麼小的廚房裡出餐!
Now you’ve done it again!
令人感動的重聚!
Liz Kao 高琹雯
Liz Kao 高琹雯

擁有法律人的完整履歷,卻不想當法律人的貪吃鬼;一度以為自己會在國際大型律師事務所終老,卻發現自己的專長在於「吃」-尋吃、品吃、寫吃,熱衷於一切與飲食相關的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