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AW主張打造「屬於這個世代的台灣味」,簡而言之是以法國料理的技術為本,重新詮釋台灣食材與台灣風味。江振誠(André Chiang)主廚本人恐怕會抗議如此粗略的定義,他會說RAW是更自由自在的,創意與想像力不受限制的,倘若靈感資料庫如此寬廣,豈不更說明了RAW的混血本質?

RAW主張打造「屬於這個世代的台灣味」,簡而言之是以法國料理的技術為本,重新詮釋台灣食材與台灣風味。江振誠(André Chiang)主廚本人恐怕會抗議如此粗略的定義,他會說RAW是更自由自在的,創意與想像力不受限制的,倘若靈感資料庫如此寬廣,豈不更說明了RAW的混血本質?
Fusion 是個敏感詞,當我脫口而出,鄭永麒(Vicky Ch…
過去五年「台灣味」因勢漲起,雖說是水到渠成瓜熟果落,單人寡力無法成事,然若去追溯公開表述的時間點,2014 年那一場「2 Chefs 4 Hands」確實在浪欲漲的前頭上。
台灣味是混的,台灣是混的,何順凱也是。Fusion。何順凱做菜是烹出他的人生滋味,一位台灣主廚的養成經過,若是如此東西薈萃兼容並蓄,混在一起又有什麼好需要說服人的。
重點是,若無清明的理解,敏感的味覺,紮實的技巧,靈活的管理,他這個人再怎麼帥也做不出好菜(他常說「菜可以不好吃人不可以不帥」)。米其林二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。
如果為每個主廚做戰力分析,技巧、想法、管理、口才、社交等五個維度…
中菜很好吃。這句話說出來,好像在大驚小怪。中菜理應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味道,卻也因親近而生狎暱,以為理所當然。生活在台北,用餐選擇豐富多元,外來的浪潮追新逐異,我們未必要吃中菜;出國又是在尋訪異國的滋味。印象中在台北似乎從未有過讓我驚艷的中菜體驗。
現時最好的中菜可能不在餐廳,而是在家宴或私房菜。粵菜中就有幾個明顯的例子,「舌尖上最後的貴族」江太史的家廚李才開枝散葉出去,目前香港知名的私房菜如「崩牙成」、「軟庫飯堂」即出自此系;江太史的孫女江獻珠傳授的弟子「大師姐」麥麗敏,其家宴也有傳奇名聲。
杭州行的另一重頭戲是金沙廳,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的旗艦中餐廳。主廚是王勇,常聽謝嫣薇提起他的名字(一度與新榮記的老闆張勇搞混),知道他在中國大陸名氣響,金沙廳評價高。
王勇師傅有一張童顏,雙眼渾圓晶亮,笑起來像彌勒佛。他是金沙廳的開幕主廚,現任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中餐行政總廚,今年五月在此服務就滿九年。出身江西贛州,四十五歲正值壯年,王勇的入廚起點是將近三十年前在上海,從江浙菜學起,九〇年代粵菜進入上海灘,他也有接觸。後來在「黃埔會」跟了來自新加坡的主廚梁子庚,融匯中西的創意手法讓王勇大開眼界,中菜原來可以是個人創作,他放在心上。
新榮記去年到香港開店,旋即轟動,名廚、饕客、評論家一片好評,開業未滿一年即摘米其林一星,新榮記的知名度也才開始往外擴。其實新榮記在中國已經發展得出色,1995年在台州以大排檔起家,現已進駐杭州、北京、上海、香港,上海三間分店中更有一間二星、一間一星,儼然是中國高檔餐飲的代表品牌。
以「台式喫茶店」作為發想,COFE 進駐了大稻埕迪化街,與in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