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地是顯學,台灣味政治正確。曾幾何時,我們吃得到台灣產的魚子醬、歐式熟肉、義式起司,喝得到台灣釀造的葡萄酒與威士忌,上米其林餐廳吃飯,皮蛋豆腐、沙茶牛肉、四神湯都有了新風貌。
為什麼熱烈擁抱在地?
在地就比較好嗎?在地就值得驕傲嗎?
歐式熟肉、義式起司、葡萄酒、魚子醬,這四種原本不在台灣人日常生活中的飲食,都誕生了台灣本地的生產者。藉由探訪這四間生產者,本專題希望爬梳台灣的在地風潮,綿延至今已經走到什麼階段了?這些職人們為什麼願意投入生產?在台灣可以取得本地生產的生火腿、莫札瑞拉起司、紅白酒、魚子醬,有什麼意義?這是一種更深層的土地認同,還是一種更混雜的飲食品味?
本專題採訪了以下四個單位:
乾熟工場:歐式熟肉
從大閘蟹養殖,轉進肉品的熟成,「乾熟工場」將自己定位為主廚的肉品預處理工廠。以嚴謹的科學理論作為基礎,乾熟工場做乾式熟成牛排、風乾生火腿,也做薩拉米香腸(salami)、煙燻鹹牛肉(pastrami),負責產品研發的林思良說,他們最自豪的就是「幫主廚做味道」。乾熟工場精研歐洲肉品加工方法,系統性針對餐廳需求開發產品,雖仍停留在B2B階段,卻也為台灣產禽畜開闢新歸宿。而從餐廳需求上升,也可窺見台灣對歐式熟肉的接受程度正在變高。
閱讀全文:【在地進行式】乾熟工場:幫主廚做味道,餐廳的專業肉品預處理工廠
慢慢弄乳酪坊:義式起司
在媒體從業二十餘年後,陳淑惠(Isabella)為了打開人生的糾結,投入奶香淋漓的勞動中。從自學到拜師,Isabella展開製作義式起司的第二人生,且由新鮮起司下手,以台灣優質生乳製作莫札瑞拉起司(mozzarella)、布拉塔起司(burrata)、瑞可塔起司(ricotta)等等,新鮮現吃為佳的起司,展現在地製作的優勢,另一方面研發台灣在地風味的起司,長出有別於義大利原產地的風貌。慢慢弄以職人精神在台灣推廣義式起司文化,不論針對餐飲業者或消費民眾都已養出粉絲。
閱讀全文:【在地進行式】慢慢弄乳酪坊:新鮮乳酪現買現吃,在地生產理所當然
威石東:葡萄酒
出身農業世家,在國外長大的楊仁亞(Vivian)原以為自己不會從農,卻仍被親情拉回家鄉土地。從父親手中接下「釀造台灣葡萄酒」的任務,Vivian學會看天吃飯、因材施教,找到順應台灣葡萄自然生長的釀酒方式,忠實呈現台灣風土的味道,明亮的熱帶水果風味如鳳梨、荔枝奔放多趣,不僅屢屢獲獎,也深受台灣米其林餐廳青睞。威石東更進一步推出台灣人最熟悉的鮮食葡萄—巨峰葡萄釀的葡萄酒,期能更貼合台灣的飲食習性。
閱讀全文:【在地進行式】威石東:看天吃飯順應自然,台灣葡萄酒就該有台灣的味道
魚之鄉:魚子醬
台灣也有產魚子醬,這令人瞪大眼睛。「魚之鄉」經營養殖漁場多年,原本飼養鱒魚、香魚,鎖定鱘魚市場是最近二十年的事,用鱘魚卵製作魚子醬也是誤打誤撞,魚之鄉的董事賴岑柏卻以堅強的水產養殖技術,做出質高量精的魚子醬,打開台灣米其林餐廳的市場後,也漸漸為一般民眾所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