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金派對在上個月完美落幕,琳琅滿目的精品巧克力產品是基本,期間更舉辦了論壇,邀請8位講者進行4場對談,分享 COFE 品牌的創立歷程、媒體和業者對產業的趨勢觀察、可可的多元應用,以及精品巧克力的未來展望,將台灣可可市場的脈絡與前景,重新爬梳再聚焦。
新型態巧克力為可可開闢新路,COFE 怎麼看臺灣精品巧克力市場?
一般來說,巧克力的基本原料是由可可豆、可可脂和糖組成。台灣品牌 COFE 把可可豆換成咖啡豆,提出「喫的咖啡」這個概念,更在2019年進一步把 COFE 當中的咖啡豆再換成茶葉,做出真正的「喫茶」,一步一步拓展我們對巧克力的想像邊界。
顧瑋回憶起和 TERRA 巧克力專門店創辦人的楊豐旭 Danny 一起試做巧克力的那段慘淡時光,巧克力被淺嚐一口就被丟進垃圾桶,顧瑋解釋:「咖啡味根本沒進到水裡,那感覺就像你吃進了一嘴咖啡渣。」此類種種在初期是稀鬆平常,團隊從沒想過製作巧克力會是如此艱難的任務。
從零經驗開始瞎子摸象,如今顧瑋已能輕鬆講述製作巧克力的「眉角」,例如,可可脂是否被吸收進而轉換成為味蕾能體會到的「風味」 ,和可可豆的研磨時間有很大的關係,磨2個小時或24個小時硬生生就是有明顯差距;又或是,開發初期夥伴們一致假設咖啡在當中的比例應該要很高才對,詢問後咖啡、可可等不同領域的專家之後,發現隔行如隔山,大家給出的意見完全不同,這時候還是得回到團隊創作的核心與初衷:想給大眾什麼印象的巧克力。
延伸閱讀:
COTE:咖啡再次變身,成為「能夠喝的茶」
顧瑋拜訪產地的經驗豐富,她發現台灣許多從茶葉轉作咖啡的農戶,會把茶葉或是咖啡葉融入咖啡的製程裡,也有使用咖啡果皮做成果乾的習慣。這樣「作物加值再利用」的概念再次給了顧瑋靈感,咖啡與茶這兩項元素是否能再抽換、再變出新樣貌?答案是肯定的。
咖啡葉在國內屬於新食材,農委會的茶業改良場也研究出咖啡葉中含有多酚且咖啡因成分低,雖然礙於仍在研究期間,在法規上也尚無法使用咖啡葉,不過「葉子」這件事情成了顧瑋研發巧克力的下一個主軸。
一開始,團隊很單純地只是把咖啡替換成茶,然而馬上就發現整體的濃度太高,茶的味道比咖啡還要重上許多。「想像一下,一般沖咖啡是稀釋5到10倍,但是茶葉要稀釋至50甚至60倍。」顧瑋立即和團隊調整配方比例。再來發現,茶葉和咖啡的風味結構也相當不同,「大家以為咖啡很苦澀對嗎?殊不知茶才是澀中之澀。」澀感意外明顯的茶葉讓團隊又添加了一項難題。某一次把茶葉放入冰箱之後發現滋味竟然不濃不苦不澀,還出現了甜味,才突破製作 COTE 的困境。顧瑋瀟灑地說:「所有的創新都來自我們的失敗。」COFE 經過無數次試煉, COTE 也是繞了許多彎道,才推出帶入台灣茶葉滋味、好喝好吃兼具的「喫茶巧克力」。
延伸閱讀:
精品咖啡帶頭,而精品巧克力也會出現一波風潮嗎?
凸顯產地的精品咖啡在台灣已逐漸蔚為風氣,而同樣也細究風味的精品巧克力,也會和精品咖啡一樣出現風潮嗎?以風味來談,COFE 執行顧問王詩鈺分享團隊率先製作出一款屬於台灣咖啡的風味輪,對比歐美市場的風味輪,這款當中就多了東方文化才會有的味道,例如漢方藥材、水果等,她認為某種程度上,也幫助奠定了同樣需要風味輪輔助的精品巧克力基礎。
顧瑋也補充,精品咖啡和葡萄酒學如何繪製風味輪,而可可則是跟精品咖啡借鏡。咖啡風味系統分成「風味」與「滋味」,我們可以從咖啡風味系統裡面,看見舌頭味蕾上感知得到的「滋味」,也能夠得知咖啡經過烘焙之後所產生的「風味」。也因為品項之間彼此臨摹,關於風味的詞彙也十分相似。比較能夠注意的是, 可可風味系統當中,多了分析大腦裡頭如何感知與詮釋風味、氣味的區塊,也就是我們在風味圖上看到的「圈圈」,像是黑醋栗與紅色莓果類,就常常被圈在同一個對應模組裡。
然而回到現實面來看,精品巧克力要掀起風潮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。王詩鈺說目前台灣精品巧克力是在近5年內開始,發展得還不算太長,顧瑋就補充,目前大家連對基本的可可生產大國都還不了解,甚至連國家名稱也沒聽過;反觀咖啡市場,星巴克滿街開、露易莎或便利超商的咖啡也都在推出精品咖啡,民眾取得咖啡十分容易,更不用說精品巧克力單價又精品咖啡來得高昂了。精品巧克力什麼時候能夠掀起風潮還說不準,唯一確定的是,還需要好一些時間。
巧克力在烘焙裡的運用
除了單吃之外,巧克力也經常被運用於烘焙和甜點當中,而在「bean to bar」風潮之下,這樣的應用有什麼改變或啟發嗎?在製作甜點時「風土」在其中的重要性又是什麼呢?
niko bakery 日香高級吐司專門店主理人武子靖直言,在烘焙裡面巧克力仍偏向配角,大家會在乎巧克力佔有的比例,但也僅是出於「濃度」與「甜度」的考量而已,而巧克力的風土也還不是會被在意的元素。武子靖因工作緣故經常接觸到原始巧克力,然而對他來說,在製作麵包時首要考量還是在各項食材之間取得平衡。「例如巧克力大理石丹麥土司,型態要外酥內軟,巧克力也不能搶走奶油的香氣。雖然 bean to bar 的概念很好,不過舒服平衡的飲食體驗還是得擺在第一位。」他強調。
niko bakery 有一款「紅蘿蔔小盆栽」就加入了巧克力元素。「把自己討厭的東西(紅蘿蔔)做到小朋友都不會反抗的話,那應該就是成功了吧!」武子靖主廚在紅蘿蔔裡面加了甜菜根、蜂蜜,在視覺和口感上做調整,吃起來就不會那麼令人抗拒,再用巧克力餅乾做成盆栽的「土壤」,看起來一點也不像麵包,「就是一個帶給你樂趣的東西。」武子靖說。
而平塚牧人主廚(曾任台中 Le Moût 樂沐法式餐廳甜點主廚)則否定把巧克力運用進甜點的做法,「我很尊重產地,如果我們會用單品來形容巧克力、咖啡和威士忌,代表我們想要產地是被凸顯的。以這個角度來看的話,我是不會再加入其他東西的。」平塚主廚說。
若是要創作屬於他夢想中的巧克力甜點,平塚主廚說他創作「可可豆的一生」,從花、果實、可可豆到巧克力,用這些食材把可可的每個面向在一道作品裡面一一呈現。
可可的下一個十年會是什麼模樣?
當我們說「精品巧克力」或「bean to bar」,我們在說的是什麼?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巧克力,TERRA 巧克力專門店創辦人楊豐旭 Danny 以製造規模來梳理成三種。第一種是大家最容易接觸到,規模也最大的,像是金莎巧克力;第二種是中型規模的品牌把產區的概念帶入商品;第三種則是小批量製造,也就是「bean to bar」、精品巧克力。他觀察,巧克力隨著咖啡的脈絡發展起來,而台灣則是在 ICA 世界巧克力大賽之後,他分類的第三種類別「精品巧克力」和「bean to bar」,才開始獲得關注。
然而,目前的關注是長期發展的初階段,或只是短暫的熱潮?
食力副總編輯林郁婷的答案是:還有一段路要走。根據食力過去做的調查指出,消費者大多還是會到便利超商這一類平價通路購買巧克力,購買區間落在NT$ 50~100,而主打產地的精品巧克力平均售價在NT$ 300甚至以上。然而目前台灣的消費者仍未建立起「巧克力也可以高價」的購買習慣,「在大家對於『bar』都還不熟悉的時候,要怎麼再去推廣『bean』?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。」林郁婷說。
延伸閱讀:
我們可以怎麼推波助瀾臺灣的可可市場?
Danny 發現許多人不傾向購買巧克力的原因是害怕攝取糖分,破除這類迷思是讓大眾了解巧克力的第一步。其他可以透過風味溝通,「我也拜訪過很多產可可的國家,我發現臺灣的可可農和他們很不同的差異是,他們對可可這項作物已經有很充足的知識,也有很多元的品種,甚至有農友把自己的可可送到國外做品種鑑定。」這代表,臺灣可可在產地端已經有種植出多元風味的基礎,不過消費者對風味的養成需要長期累積,可能會需要十年的時間。
於是,他提出「健康取向」也許是一個突破點。林郁婷也認同這樣的溝通方向,她說巧克力的機能價值在國內外研究都已被證實,「主要針對20~40歲的人溝通,讓他們買回去給爸媽,每天一塊這樣的感覺去試試看。打『機能性』這一塊可以是長久之計。」至於20~40歲的消費者本身,她以人手一杯的手搖飲作為對照,「咀嚼感很重要,它舒壓而且選擇多樣。巧克力可以透過加入花瓣、堅果等天然健康的食材作為變化,會讓每次吃巧克力的時候都有驚喜感。」
借鏡自日本,引導消費者養成風味辨別
Danny 分享自己對日本巧克力市場的觀察,日本市場在視覺設計上相當厲害,消費者一看到包裝就會想要買回家,再來是日本市場有很多元的可可產品,像是可可粉、可可豆碎片,以及可可製成的各樣式甜點都會在店頭販售,另一個他看到很好推廣的方式是在店頭設置巧克力工廠,消費者一進店就可以清楚看到如何製作巧克力。都十分值得借鏡。
不過,在臺灣目前大眾對可可認識還不夠充足的情況下,「誘導做風味辨別」也許是可以先嘗試的做法。日本橫濱的 Vanilla Bean 推出了一種,囊括多種產區於一起的套餐,每一種產區底下都有風味描述,暗示消費者吃進這塊巧克力時味蕾會感知什麼味道。「農民已經突破了第一個門檻:品種。接下來應該會是提高銷售,是下一個要著眼的地方。」Danny 說。
林郁婷也強調媒體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,透過報導讓消費者認識產地特色、原料成分等都不可或缺,「如果前面這一段沒有做到,後續很難去推精品巧克力或 bean to bar。」
美味與美觀缺一不可的精品巧克力
近代的精品巧克力和法式巧克力的發展關係密切。旅居法國巴黎的飲食作家陳穎就分享,由於中世紀視「貪吃」為不良行為,即便後來這個概念被漸漸消彌,卻也塑造了法國人對於吃的講究,只要吃得好、吃得有品味、吃得合乎禮儀,那就不算貪吃。於是,比起近年來吹起的「bean to bar」或「tree to bar」風潮,討論產地到餐桌之間的關係,法式巧克力更在乎巧克力外觀漂亮與否。
曾到法國學習巧克力製作、畬室法式巧克力(Yu Chocolatier)創辦人鄭畬軒也相當認同這個觀察,他舉例,像是以甘納許為內餡的 bonbon 和以堅果為主的 pralline 是兩個具代表的產品。尤其在法國大革命之後,王公貴族崩解,原本只為其服務的廚師與糕點師得以自立門戶,將精緻料理和甜點帶到民間;而工業化更把巧克力向外拓展到了一般消費市場。追求美與工藝的法式巧克力從少數貴族延伸到多數大眾,於是在法國,不僅人人都負擔得起外貌精緻的巧克力,這一項特點更是不可被放棄。
巧克力工藝的執行
若是談到精緻的巧克力工藝如何執行,鄭畬軒說調溫是關鍵,而且還得靠著經驗和觀察力,每分每秒注意巧克力的變化。某一次,他在確保黑巧克力達到最適溫度32度後把它放進保溫鍋,隔天一打開卻發現巧克力已經凝固,不過溫度依然維持在32度。這就說明了,溫度固然重要,不過冷藏或保存條件一不對,還是無法製成完美的巧克力。
而在精品巧克力之中,甘納許堪稱是核心中的核心。「說穿了,技術就是攪拌。但其實又不只是攪拌這麼簡單。」鄭畬軒認為最困難的,是如何建構出立體的甘納許風味,從短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,巧克力從固態轉換為流動性,水分約多融化得速度也越快,而糖分若加得不夠,隨之而來的苦味也會把所有風味擠壓成一塊。「巧克力是具有時間感的東西。」而在分秒之差裡掌控生殺大權,是鄭畬軒製作巧克力時認為最有趣的部分。
延伸閱讀:
對巧克力產業的觀察
陳穎觀察,無論是法國或其他國家,未來整個世界的消費市場將會注入更多生態永續的概念在裡頭,更公平、更不血汗、更注重生產者的巧克力將成為一個不可擋的趨勢。現在持續發展的「bean to bar」和「tree to bar」也是重視生產地的展現。風土一詞聽來響亮,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能夠進一步描述巧克力?陳穎拋出討論,因為台灣生產的可可風味是非常均衡純淨,換句話說,也就是特色不鮮明;而當我們無法全然地用風土一詞來表述「這是屬於我們的可可」時,還有沒有其他角度可以切入?
她提出,或許能夠把精品巧克力對「美」的追求與「產地」進一步結合,像是在甘納許裡頭加入巧克力工藝師的創造力與想法,那麼大家看待它的價值就會非常不一樣。鄭畬軒也說,即便同一個莊園中出來的可可豆,只要發酵時間差了一個小時,味道可能就會由花果味變成堅果味,他反思或許左右「bean to bar」風味的關鍵確實是能夠透過後端人為操作,進而做出變化和差異。
延伸閱讀: